本網訊(記者 張喬) 灌香腸、熏臘肉,拓祝福、寫春聯……1月5日,“鎮坪縣臘肉節”拉開帷幕,一大早,陜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鎮坪臘肉腌制技藝”非遺工坊——鎮坪縣漢巴食品有限公司門前支起了巨型大鐵鍋,燉上了500斤的臘肉、臘排、臘豬蹄和香菇、竹筍、干洋芋等輔料。
鎮坪臘肉歷史悠久,在數百年的傳承中形成了獨特的制作工藝與文化內涵。2013年9月11日“鎮坪臘肉腌制技藝”列入陜西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鎮坪臘肉腌制非遺工坊更是被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陜西省原扶貧開發辦公室認定為陜西省第一批省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活動現場,鎮坪縣為漢巴食品有限公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授牌。據了解,該公司是一家以生產經營臘肉、當地特色農產品為主的龍頭企業。企業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的運行模式,與8個農民合作社、280余農戶合作,建示范基地6處,實現了企業增效、農戶增收雙贏的目標。
“喝口臘肉湯,給個皇帝都不當!”臘肉節準備了20個大吊鍋,把大鐵鍋燉的各種臘肉和各種炒菜美食擺成長桌宴,讓到場的嘉賓和群眾共同品嘗。鎮坪臘肉節不僅僅是一場臘肉美食的集會,更是一種非遺技藝的傳承。活動現場還邀請了陜南民歌傳唱人夏梅子為大家獻唱民歌,并舉辦了“追尋非遺味道”米花糖制作體驗活動和“傳承非遺技藝”拓印美好祝福活動,以及“金蛇送福 文化進萬家”義寫春聯等活動。
“鎮坪臘肉,歷史悠遠,風味獨特,是先輩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更是鎮坪的非遺文化傳承。鎮坪縣漢巴食品有限公司是安康市富硒豬肉食品產業鏈主企業,生產的漢巴臘肉也是鎮坪臘肉的代表產品。”鎮坪縣副縣長陳登祿表示,這次活動不僅是美食與文化的激情碰撞、是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互鑒,更是鎮坪縣委、縣政府踐行文旅融合、農旅融合、工旅融合發展理念,以品牌活動撬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舉。